- 保護視力色:
中國電信運營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
http://www.wyfm1053.com 發稿日期:2011-6-2
- 【搜索關鍵詞】:電信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電信市場分析 發展前景 競爭調研 趨勢預測
- 中研網訊:
-
2011-2015年中國收音機行業市場供需分析與發展趨 【出版日期】 2011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印2011年中國平板電腦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 《2011年中國平板電腦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測報告》是根據多年來對平板電腦產品的2011年中國筆記本電池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 《2011年中國筆記本電池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測報告》是根據多年來對筆記本電池產2011年中國筆記本電腦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 《2011年中國筆記本電腦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測報告》是根據多年來對筆記本電腦產傳統電信運營業發展速度趨緩,業務結構面臨調整
傳統電信運營業由于用戶趨于飽和,缺乏新的增長模式,并受到來自互聯網技術的嚴峻挑戰,因此正面臨著全球性的增長趨緩,從收入增長速度看,盡管2010年走出了V型反彈,標志電信運營業已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但從2003年至今的增長曲線看,扣除金融危機影響因素,年均6%左右的增長基本已成定局。具體到我國,“十一五”期間的收入和用戶的增速已落后于“十五”增速,預計“十二五”期間傳統電信運營業的收入和用戶增速會進一步降低。
總量增長放緩的同時,業務結構面臨調整,至2009年末全球電話普及率已達85.8%,我國也達到了78.8%,消費者對通話的接入需求漸趨飽和,人均帶寬需求逐步擴大,預計2015年全球寬帶接入平均帶寬速率約提高到16.6Mbit/s,將為2009年的5倍。與之相伴,消費者對非話業務的使用正在快速增加,“十一五”期間,非話業務收入占比已經從“十五”期間的22%左右提升到了42%左右,預計“十二五”期間,這一數字將提升至70%左右(含寬帶接入)。
電信運營業傳統運營模式受到來自互聯網技術的挑戰,我國電信運營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業務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互聯網技術對傳統電信運營業的基礎設施和業務兩方面形成了巨大挑戰,以網絡基礎設施為核心、高投資、穩定回報、高可控增長的傳統電信運營模式正在被動搖。
在基礎設施層面,由于互聯網上異常活躍的技術業務創新,消耗了大量的網絡流量,但傳統運營商從中獲取的收益有限,流量與收入之間形成的剪刀差給寬帶網絡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極大困擾。以國際出口帶寬為例,據統計2009年國際出口帶寬需求比2004年增加了11倍,但每兆國際出口帶寬對應的寬帶接入收入卻僅是2004年的1/4左右。在業務經營層面,互聯網業務的低成本運營模式對傳統電信運營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戰。以VoIP為例,VoIP市場已培養出強大的新興電信運營商,使電信企業的傳統業務面臨著極大挑戰,據統計,8%的國際長途電話流量由Skype貢獻,移動話音業務也逐步基于IP提供,終端嵌入VoIP功能將成為普遍現象,按用戶數計算,2010年Skype已是全球第二大電信運營商,僅次于中國移動,其用戶增速大大超過傳統電信運營商。
面對互聯網技術的挑戰,中國電信運營企業在能力上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在寬帶化能力方面,我國基礎設施普及水平和帶寬水平尚存在較大不足,2009年的數據顯示,我國除固定網絡基礎設施普及水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外,移動網絡普及水平還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寬帶接入普及水平也僅僅與全球平均水平持平。即使在國內,網絡基礎設施二元化特征也非常明顯,城鄉失衡,東、中西部失衡現象十分突出。從網絡帶寬水平看,2009年8月美國通訊業工人協會的一份“關于網絡平均帶寬水平的調查”顯示,中國網絡平均帶寬為1.8Mbit/s,列全球第71位,位居前兩位的韓國和日本分別為我國的11倍和8.8倍。在業務創新能力方面,國外發達國家電信運營商平均的創新投入約占收入2%以上,但中國電信運營商平均投入還不到1%,創新投入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國電信運營商非話業務收入比例不高的拖累之一。
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是未來發展重點
“十一五”期間電信投資累計達1.5萬億,在“2020年基本普及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國家戰略的指引下,預計“十二五”期間累計投資可達2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36%左右。從投資結構看,由寬帶引發的投資將從“十一五”期間的40%提高到“十二五”期間的80%,投資重點將在于著力推動移動網絡寬帶化和固定網絡光纖化進程。
對移動寬帶網絡,預計“十二五”期初全國3G網絡基本建設完成,“十二五”期末實現3G全面普及,LTE商用起步;對固定寬帶網,我國將進一步深化“光進銅退”戰略,加快光纖寬帶接入網建設。2008年國內FTTx設備市場規模約30億元,2009年可擴大3倍接近100億元,2012年進一步提高到250億元。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全國城市地區基本可實現光纖接入覆蓋。
電信運營企業將持續轉型,云計算和物聯網將為未來發展亮點
從現在看,電信運營企業可做的主要有三件事,一個是做純管道,這是電信運營企業的核心優勢,但性價比最低;二是做綜合信息提供商,借助電信運營企業的網絡優勢,電信運營企業針對部分信息服務具有絕對的產業化能力,但因為信息服務涉及面廣,牽扯環節眾多,特別是有些信息服務對創新性要求特別強,不是傳統電信運營企業的優勢所在,因此電信運營企業即使在這一領域領先,也只是局部的;第三是云計算,目前很多運營商將云計算作為了其未來戰略轉型的方向,如中國移動就提出了“大云”計劃。
運營商在做云計算時最大的優勢在于IaaS層,在這一層由于運營商擁有龐大的網絡基礎設施,因此在做云存儲,主機托管時具有天然的優勢;PaaS層也存在巨大需求,特別是伴隨企業信息化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服務能力,對電信運營企業除了簡單的通道提供外,還希望他們能開放平臺,獲取他們的諸如計費,安全等方面的專業服務能力,對這一需求,目前國內運營商都在探索,問題在于設備之間的互通,標準等問題亟待解決;SaaS層不是運營企業的優勢,競爭者眾,未來在向這一層延伸時,還必須整合更多的資源。
物聯網作為未來的重要應用與云計算平臺是相互依托的,物聯網在云計算平臺的基礎上將有更大的發展,現階段運營商的優勢主要集中在與通信密切相關、具有一定網絡規模特征、同時專業性又不是非常強的領域,如城市公共安全、智能家居等。這部分業務將是電信運營企業的初期發展重點;隨著運營企業物聯網業務運營經驗的不斷豐富和網絡能力的提高,運營企業會向交通物流、電力、支付等更具市場潛力的領域拓展。
云計算和物聯網不只是通信業界,幾乎是未來整個信息產業的兩個發展亮點,產業界中眾多企業希望能在這個產業融合的世界中重新分配利益,控制產業鏈,這些眾多企業中除了運營商外,還包括設備企業,互聯網企業,甚至終端企業,未來電信運營企業在其中會如何定位歸根結底還是在于他有多少先天的優勢,而運營企業的先天優勢主要就是兩個,一個是網絡,一個是貼近最終用戶,怎么利用好這兩個優勢是未來決勝的關鍵。
- ■ 與【中國電信運營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相關研究報告
-
- ·2011-2015年中國收音機行業市場供需分析與發展趨勢咨詢報告
- ·2011年中國平板電腦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測報告
- ·2011年中國筆記本電池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測報告
- ·2011年中國筆記本電腦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測報告
- ·2011年中國筆記本硬盤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測報告
- ·2011年中國上網本行業投資建議分析及市場調研發展預測報告
- ·2011-2015年中國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咨詢報告
- ·2011-2015年中國互聯網廣告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11-2015年中國寬帶市場發展趨勢觀察及投資分析預測報告
- ·2011-2015年中國寬帶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及深度研究預測報告
- ■ 市場分析
- ■ 行業新聞
- ■ 經濟指標
-